万元存款被银行员工转成理财,银行称属个人行为
近日,河南省周口项城市居民胡现红向媒体反映,她丈夫去世后留给她的十万元存款被银行员工转走买成了理财产品,至今无法追回银行理财一览。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了公众对银行服务质量及储户权益保护问题的讨论。
胡现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 年 5 月 25 日,她在中国工商银行项城支行办理定期存款续存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黄超杰热情地帮助她,并在自助柜员机上办理了业务银行理财一览。黄超杰向她推荐了一种利息更高的储蓄,称其为一年的定期。由于胡现红文化程度不高,对自助柜员机也不太会使用,便信任黄超杰,输入密码,完成了一系列手续。
然而,一年后,胡现红再次来到工商银行办理续存时,却发现她的账户里没有钱银行理财一览。经过银行查询,胡现红的十万元存款已被转向深圳的一家乔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购买了一种叫做“齐融—齐睿”系列的理财产品。胡现红联系黄超杰,黄超杰表示,深圳公司经营不善,无力还款,只能每月返还 1000 元,还完为止。
银行方面表示,黄超杰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银行行为银行理财一览。但对于胡现红来说,她认为黄超杰作为银行员工,在银行营业大厅里为她服务,她出于信任才让黄超杰操作她的银行卡。如今,她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
此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银行应该对此事负责,给予胡现红一个公正的解释和赔偿银行理财一览。目前,银监会已介入调查此事。
针对这一事件,我认为银行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更加谨慎,确保储户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银行理财一览。同时,储户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谨慎对待银行员工的推荐,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希望银行、员工以及相关方能够积极解决问题,给胡现红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也警示广大储户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