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 | 识破养老骗局,护好您的养老钱
随着中国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层出不穷,这些不法分子通常以赠送实物、养生讲座、免费旅游等作为诱导手段,之后便打着投资理财“保本、高息、0风险”、投资养老社区“免费养老”等幌子,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老年人理财。
今天老年人理财,小编来教您如何识破养老骗局
投资理财诈骗
不法分子通常在小区、公园发放鸡蛋米油盐等免费小礼品的方式来引诱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与讲座,之后通过“专家”现场说法借机宣传“高回报理财产品”老年人理财。通常,这类公司都会向老年人承诺“保本、高息、0风险”,并在开始时按约定额度按时付款,让老年人尝到甜头,然后通过老年人的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进行投资,最后卷钱跑路,将投资款“一夜清零”。
养老投资诈骗
不法分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投资概念;然后,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之后,谎称其“养老项目”需要投资融资,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老年人理财。老人投资后往往陷入非法集资圈套。
“保健品”诈骗
不法分子瞄准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增加接触机会,之后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取得老年人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便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诈骗老年人理财。
“黄昏恋”诈骗
“黄昏恋”诈骗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情感孤独的“空巢”老人,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人情感缺失的弱点,以婚恋交友为名,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老年人理财。
展开全文
“养老金”诈骗
不法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谎称可通过挂靠企业的方式帮助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骗取取未参保人员资金用于个人挥霍老年人理财。
大量案例显示老年人理财,老年人落入养老骗局的三个关键点:
1、“高额收益”、“免费礼品”、“免费旅游”诱惑
2、被不法分子嘘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
3、被冒牌专家“洗脑”
BOBO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投资
投资“养老项目”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提高警惕,所谓保本保息、高收益低风险都是不存在的老年人理财。
看病
看病就医时要到正规医院,不要被所谓免费讲座、免费诊疗等蒙蔽,更不要听信“神医”“神药”“包治百病”等老年人理财。
交友
交友要谨慎,遇事多与儿女商量,儿女也要多关心老人,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老年人理财。
保险
办理“养老保险”时,要通过政府网站、居委会、村委会等有关部门详细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依法依规办理,不要轻信所谓“有关系”“找后门”可以办理等老年人理财。
老年人平时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识破养老骗局,护好您的养老钱老年人理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