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Connor 币安交易所app下载 2022-09-21 137 0

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作者:John Fiske 张锦华译

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一个悲伤以前〉:诗的隐喻〈一个悲伤以前〉(A Grief Ago)是汤马斯(Dylan Thomas)一首诗的篇名符号交易。李区(G. N. Leech)(1969)指出这是个好例子,可用来说明何以符号学/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能使我们了解这个篇名的「诗的力量来自何处。而系谱轴、规范、毗邻轴和歧异四个概念是我们解析这个特别的篇名时会引用到的概念。

规范与歧异

规范(norms)是一种行为或评价在统计上的平均模式符号交易。规范描绘一个族群或社会的一般状态,所以是可预期的。大家普遍接受的惯例(conventions)非常接近规范,而非预期的或非惯例的就是规范里的歧异。更准确一点的解释:我们可以画一个量表,一头是规范、另一头是极端的歧异(deviation),而在其间的便是不同程度的常态和不同程度的歧异。不过,事实上,把常规和歧异当成截然不同的类目来讨论是很方便,却也很容易起误导作用。所以当我们做这样的区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二者之间的界线恒常在移动,并且是往中间,往一般状态移动。以往男人蓄长发是歧异,后来愈来愈稀松平常;女人着长裤或直呼长辈名讳等等以前认为是异常的行为,如今都已成了常态。系谱轴与毗邻轴  尽管一个……以前(A……Ago)这个毗邻轴是一个正常的句子——只要它中间所缺的字来自一个特定的、恰当的系谱轴,但〈一个悲伤以前〉是一个歧异的语言使用方法。本来这个特定的、恰当的系谱轴应有以下的特性:

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展开全文

是用以度量时间的;

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是形容依规律发生的事;

是可数的符号交易

由此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系谱轴,包含具有不同程度的规范性与歧异性的字,来完成「一个……以前」这个毗邻轴符号交易

以上只是表示歧异程度的粗略顺序,不仅粗略,而且会因人而异符号交易。比如学校里的人会觉得「一篇课文以前」(A lesson ago),要比「一个月亮以前」(A moon ago)正常得多;而好莱坞的明星们会认为「三任妻子以前」(Three wives ago)比「三个冬季以前」(Three winters ago)常用得多。但是歧异程度的界定原则并不是一刀两断式的分类,而是「是否真有关系」。「悲伤」(grief)这个字对以上三个特性而言都属异常。一般情形下,这个字属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系谱轴,也因此经常出现在大不相同的毗邻轴里。现在把它插进这样一个特别的毗邻轴里,汤马斯不仅保留了这个字原本所属系谱轴(人的主要情绪)的特性,更赋予该字一语文系谱轴组新的特性(属于这个新系谱轴的特性)。当「悲伤」这个字有了度量时间、规律和可数等特性,它于是有了一组全新的意义,使许多读者感觉用得很具创意又恰到好处,甚至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创造力或原创性通常就是指打破常规或惯例,而符号学上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被破坏了的常规是什么,被破坏到什么程度,或甚至产生什么效果。

面条:视觉上的隐喻

同样的手法也常出现在视觉文本中,尤其是广告符号交易。广告经常利用摄影或印刷上的技术,将原本属于某一特定毗邻轴的图像移花接木在别的毗邻轴的图像里。有一个卖面条的广告是这样的:在一个碟子里,通常应该是盛食物的地方,盛着一片洒满金色阳光的麦田。根据一般规范,我们会期待看到一份精心烹调的美食盛在碟子上,而此处呈现的是食物的天然原料生长在和煦的阳光下。「晚餐的碟子上盛着……。」这个毗邻轴通常要填上的元素所属的系谱轴特性应是:烹煮过的、人工的、非天然的。但现在所填入的元素的特性是:自然的、健康的。另一个牌子的麦片粥也用了相似地转换系谱轴的技巧,而有了这样的广告词:「阳光早餐」(The Sunshine Breakfast)。

无论是汤马斯的诗句或是上述面条的广告,都运用了隐喻的手法:从一个系谱轴里选取元素,摆进一个其它系谱轴元素组成的毗邻轴里符号交易。如此一来,他们便以富含新意和创意的方式透过转换程序,结合了两个系谱轴的特性。因此就某一意义而言,所有的隐喻法都是语言行为里的歧异用法。但也有一种情形可能发生,也经常发生,就是某一种隐喻使用过于频繁,以至于已渐渐成为常态了。在它变成老套的同时,也失去了其原始想象力所具有的冲击力量。

以上的例子使我们明白这样的转换是双向的符号交易。我们可以说「悲伤」这个字因为新的系谱轴而有了更丰富的含意;但另一方面「犁耕」这字和面条广告从它们原本所属的系谱轴中所得到的含意,远多于从新的系谱轴中所得到的含意。雅各逊认为,诗的力量主要来自隐喻,正如同写实主义的力量主要来自转喻;因为从事隐喻或系谱轴转换工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截然不同于以常规方式联结系谱轴的能力。

Notting Hill:写实的转喻法

我们可以把符号学上的分析法往这方向延伸符号交易。一张新闻照片会为分析者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照片是肖像,不具任意性,因此它的系谱轴比口语中的系谱轴不明确。它运用的是转喻法而不是隐喻法,因此在它的建构里,建构者的创造力较不引人注意, 因为它看起来像是「自然形成的。插图11a是一九七六年所拍摄的伦敦Notting Hill 嘉年华会,图中的某部分被剪裁成了警察与年轻黑人之间的冲突。插图11b就是《观察者报》(Observer Review)剪裁后刊出的图片。

第一层次毗邻轴

就明示义的层面——指意的第一层次——而言,插图11a有几个问题:它是由几个视觉符号组成的毗邻轴,分析肖像性毗邻轴的难处之一,以此为例,就在于它的组成符号并不像文句里的任意性毗邻轴那样可以清楚明显地划分开来符号交易。巴特说:「照片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模拟(analogue)」,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我还是在这张照片里看出了两个主要的符号和三个次要的符号,因此,我以为,我可以在一个模拟式的符码里区分出数字式的特性。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些符号「肢解成为一个个的小单位」,就像分析一个句子的文法可以进到更细节的层次,每一个符号,在这里就像是句子里的一个词组。

照片里的两个主要符号是那几个年轻黑人和那群警察,三个次要符号则是那群围观的黑人,都市的景观——高架道路和有阳台的老房子,以及树符号交易。这个毗邻轴在这些符号之间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关系--是一种和都市黑人社区可能有因果关联的冲突关系。当然,冲突是不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

当我们解读时,这些符号具就成了符号,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些符号和符号义或心理上的概念(mental concepts)加以连接符号交易。我们对警察、黑人、都市和树都有某种概念,这些是我们在解读这张照片时所不可缺的。而所有的解释义都是我们的文化经验的结果:我们认得出那群穿著制服的人是警察,而不是救世军;我们对黑人的解释义会依据我们对黑人的知识--黑人指的是很受注目,比较晚近进入白人社区的移民。

第二层次毗邻轴:迷思与隐含义

当我们开始思考符号义,我们便立刻明白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分界是多么不真实:这样的分界只为了分析上的方便而已,因为解释义的问题很微妙地切入了第二层次的迷思里符号交易

这张照片无可避免地引发了我们对警察所存有的一连串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我们对警察的迷思符号交易。这张照片的意义是透过以下的主控迷思:警察并没有攻击性(尽管他们手里拿着警棍),其中一个用手护着他的脸,有两个背对着那群青年,有一个已经被击倒并且掉了头盔。那群年轻黑人的解释义则依据两个迷思:一个关于黑人,另一个关于充满叛逆性的青年。所以,这场冲突来自种族问题,也来自代沟:来自法律、秩序、社会、我们(us)的力量正在对抗来自无政府主义、反社会和他们(them)的力量。在这个层次上,这照片里的冲突变成了这个大社会里的内部紧张与摩擦的转喻。这里也出现了有关都会的迷思。位于高架道路下方的场景,是都会内表面平静其实各种问题暗潮汹涌的所在。背景里围观的黑人显示这里是黑人社区,不过这样的解读只有在一个认知前提下才成立:这是个开放民主的白人城市,而且就像它的警察一样,是由白人所统治。

《观察者报》引用并修剪了这张照片符号交易。他们改变了照片的形状,使它变长而窄,当我们看照片的时候,视线要从左移到右。这更强化了冲突的隐含义:读者视线的移动成为双方对峙的肖像性重现。而唯一具柔化潜力的树被裁掉了。高架道路下方的场景则仍保留(这照片原可裁到那位带头的黑人的头上部分),围观的黑人群众也仍保留。照片上以粗黑体加进了四个字,正好把对立的双方分割开来。字的本身,以及字体与位置突显了冲突的隐含义。

专业者的看法

艾文思(Harold Evans,1978)是《泰晤士报》(The Times)的编辑,他认为这张照片是「图像知觉编辑的结果,也是摄影技巧具丰富想象力的结果符号交易。他说:「原先的照片包括了和新闻本身毫不相干的树木、房子等背景,若不剪裁,不仅浪费版面而且分散了注目的焦点。裁剪后的照片不但保留了足够的细节和戏剧性,同时以其大小和尺寸吸引了每一个读者的视线。」

比较实务界专业者的看法和符号学解读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符号交易。商楠和韦佛的噪音概念可以解释艾文思剪裁照片的部分理由,但是艾文思还同时考虑表现新闻的细节和戏剧性的价值,以及使用有限版面的技巧。当他谈到吸引读者视线时,他的想法很接近符号学者。然而两者毕竟不同,实务界专家的假设是:大部分对读者的效果是由照片本身决定;读者是讯息的接收者,如果我们能有效引导传播过程,便能预期相当程度的传播效果。艾文思所用的是「过程学派的基本模型」。

符号学者则认为读者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符号交易。图像本身对意义的产制当然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解读者更是如此。视线的走向大部分取决于读者本身对图像所描绘的事件的关心程度和态度。文本的架构必须和读者的社会态度互动,才会产生影响。符号学派和实务界看法的差异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而非完全不能兼容。

迷思学者的观点

把破败的城市背景裁掉,是编辑(自觉或不自觉)使迷思发挥功能、帮助历史自然化(naturalizing history)的方法之一符号交易。「冲突」起自社会剥削的可能意义被裁掉了,取而代之的是「黑人青年本性」使然地搞分裂、反社会。白人以这种对黑人的迷思来解释「何以白人社会的监狱和法庭里充斥着黑人,他们认为是黑人本性如此,并非肇因于其社会情境。这种迷思否定了在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的奴隶史和殖民史,不复记忆是这段历史才使英国有黑人,且使黑人处于备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否定了「照片里警察齐集是因为黑人社区总是配备加倍警力的事实。而「年轻、愤怒及黑人」(YOUNG BITTER ANDBLACK)更是顺水推舟,暗示「愤怒」(BITTER)是来自这些黑人青年的本性,不是因白人社会对待黑人的方式所造成的。

巴特十分了解,迷思的作用就是为社会的强势阶级利益服务符号交易。上述的种族迷思正充分为白人利益服务,使白人不必承认:是白人的历史和他们的优越地位(而非黑人的本性),制造了照片里的痛苦和失序。迷思把问题的焦点和解决方法误导集中在黑人身上。因此,分析迷思、掀开这些迷思的层层面纱,是具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行动。「意义」绝非纯然来自文本,它和社会、政治是永远分不开的。迷思学者(mythologist)所注意的焦点即在于此。

符号学方法与应用

新浪微博账号: 实践与文本

欢迎搜索并关注

实践与文本

编辑:周诗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实践与文本”新浪微博主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