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先弄明白7万多亿元超额储蓄的来源再提出有效的建议

媒体、专家总是盯着超额储蓄,希望老百姓将这笔钱拿出来消费、投资最好理财产品。真的有所谓的超额储蓄吗?或者说超额储蓄达到了7万亿元之多?恐怕并不是这样。先讲讲超过7万亿元的超额储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住户部门的储蓄增加金额为17.84万亿元。而2021年的居民储蓄增加金额是9.9万亿元。两个数字相减即为7.85万亿元,换言之,我国的老百姓在今年比2021年多存了7.85万亿元,这就是所谓的超额储蓄。

在专家们的眼里超额储蓄是可以用来消费以刺激经济的,这话没错但我们先得确定是不是真的有7.85万亿元超额储蓄最好理财产品。我觉得根本没有那么多。今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财经事件,银行理财产品正式打破刚性兑付并采取现值法公布净值,结果是去年的理财业绩惨不忍睹,全年下来至少经历了两次大幅调整。尤其是在今年年底,理财产品因为投资的债务市场萧条而出现净值大幅波动的情况,很多人亏到了本金。在我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里理财产品虽然不承诺保本保息但几乎没有听说过亏钱的案例。不少人面对亏损割肉,赎回了理财产品,把钱投入到了银行存款,宁愿少拿点利息也不愿承受亏钱的风险。

因此,今年新增加的储蓄中有不少是从理财产品市场转移过来的,这部分资金同样属于老百姓不会用来投资和消费的,只不过原本是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存在,今年变成了储蓄形式最好理财产品。去掉这部分资金后真正的超额储蓄远没有7.85万亿元。如果专家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故意避而不谈只说数字,那么真的建议他们不要再建议了。老百姓愿不愿意消费与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有关,当大家觉得未来能挣到钱的时候自然会减少存钱的欲望,相反,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不敢花钱,想着多存点钱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公布了现今年的GDP预期增长率,最低的是北京,但也比今年的实际涨幅大,比较高的是海南,预期增长9.5%以上,剩下的大部分地区预计增长5%—7%之间,如果全部实现的话咱们今年的GDP增长幅度能到5.5%至6%之间,远高于去年的实际增速最好理财产品。这种好的预期对消费恢复是有利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有直观的感受,发现收入确实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短期内可以通过发放更多的消费券的形式给大家一点实际的好处。不要再采用抽签的方式了,发就发的大方点,所有常住居民都给消费券,只有全面刺激才能达到提振消费信心的目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