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下,如何守住钱袋子?
编辑/李军
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元,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率为2.09%最好理财产品。
利率市场持续下行,不少投资者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持续下降,几乎很难找到收益率在4%以上的理财产品最好理财产品。在理财收益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如何守住我们的钱袋子?理财产品还能购买吗?
存款利息下调理财收益降低
平均收益率为2.09%最好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如此低了吗?
近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虽然理财收益持续下行,但每家银行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各自的理财产品,且收益率相较于“2.09%”也要明显高出不少最好理财产品。
像某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鑫得利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产品”,认购期279天,业绩比较基准2.90%—3.10%;中风险的“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6个月封闭式6号理财产品”,认购期189天,业绩比较基准为3.20%最好理财产品。
定期存款产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收益率一般一年期为2.10%,二年期为2.65%,三年期为3.25%;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少量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年期产品收益率为3.35%,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款五年期存款产品收益率为3.50%最好理财产品。
活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定期产品更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活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在1.8%左右,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收益率多在2.3%—2.6%%最好理财产品。
事实上,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存款类产品,与去年理财收益4%左右、三年存款利率3.85%左右相比,进入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一直呈下行趋势最好理财产品。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认为,春节之后,现金流逐渐回流至银行体系,公开市场流动性呈现出宽松态势,利率进一步下降,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跌在预期之中最好理财产品。
部分理财产品出现亏本金情况
从去年10月开始,不少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发现,理财产品到期后收益率低于最初产品标注的收益,有些投资者理财产品到期后不仅没有收益,反而还亏了一些本金最好理财产品。对此,多位理财经理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和去年年末的净值型理财“破净”有关。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破净”,就是1万元买的理财产品,现在净值变成了9800元,简单来讲,这笔理财当前回报率成了-2%,低于买入时的净值最好理财产品。去年10月—12月期间,银行有多款理财产品出现“破净”。虽然大多数“破净”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来势汹汹的理财“破净”潮,还是把一直把理财当成安全投资品的投资者吓到了。
“去年我在银行购买了10万元91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当时承诺的收益率在3.2%左右最好理财产品。结果12月理财到期以后,没有一分钱收益,本金还贴进去几百元。”市民曹女士谈起理财产品,仍心有余悸。她表示,自己现在宁愿购买收益率不足2%的存款类产品,也不敢购买理财产品了,毕竟现在存款类产品仍然可以做到保本保息。
在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看来,当理财出现风险时,风险是由投资人自己承担的,银行在理财业务当中虽然会按照目标承诺去尽量实现理财的收益,但并不能100%保证理财不会有损失最好理财产品。而过去一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低至2.09%,也和年末的部分产品“破净”有一些关系,造成全年的收益平均值被拉低。
提前锁定利率仍是未来趋势
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低利率下如何投资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化?经历过去年年底波动的理财产品是否还可以购买?不少投资者对于目前的投资市场都有一定的疑惑最好理财产品。
专家表示,资管新规之后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资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理财产品净值上最好理财产品。所以无论是债券还是股市,价格上下波动都是正常的,因此理财产品的净值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这也是投资者需要慢慢去习惯和接受的地方。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像去年年末那样出现很多理财产品收益告负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未来有可能还会出现,但概率可能不大。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理财产品经历去年年末的下跌行情,目前已经回升,当前点位比较具有投资价值,但也要注意风险最好理财产品。投资者最好分散购买,均摊风险。理财可以选择不同时间买入,降低投资成本。
具体来说,如果投资者手头有长期闲置的资金,且风险承受能力非常低的话,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有保障类的存款产品,一般存3年以上都可以获得3%以上的收益,且保本保息,可以说是提前锁定未来几年收益的一种方式最好理财产品。如果是平衡型或稳健型投资者,就不要去选择R4较高风险产品、R5高风险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