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化转型“元年” 银行理财产品两轮净值大回撤

Connor 币安app下载 2023-03-29 118 0

债市大幅调整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

净值化转型“元年” 银行理财产品两轮净值大回撤

净值化转型“元年” 银行理财产品两轮净值大回撤

今年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从摊余成本法到市值法,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印象中“不会亏损”的形象被打破。年内,受股票和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幅回撤,部分产品累计净值甚至跌破了初始净值,引发了两轮“破净潮”。

经历了一年两次的“破净潮”,习惯了摊余成本法呈现回报率的投资者对于市值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即将步入2023年,作为居民资产配置和实现资产增值的核心工具之一,银行理财产品或将迎来新机遇。

年内迎来两次“破净潮”

经过多年准备,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靴子”落地,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场“大考”。

今年3月,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年内第一次大面积净值回撤,破净产品数不断上升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11月以来,在资金利率回升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债市再度呈现急速调整的趋势,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的净值随之出现大幅波动,大面积破净情形再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剔除最近六月无净值的产品后,全市场有18747只理财产品,其中1749只理财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破净比例达到9.3%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

资管新规过渡期刚一结束,银行理财产品就出现大面积破净,对此,各大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出手自购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3月23日,光大理财打响自购“第一枪”,在接下来的10余天里,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跟上,5家公司合计出资28.5亿元认购自家公司旗下理财产品,向投资者传递信心。

在各方因素影响下,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遭遇了一轮“破净潮”,但总体仍呈现向上趋势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势不减。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3.56万只,存续余额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98%。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为27.72万亿元,占比达到95.0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06个百分点。

展开全文

此后,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小幅波动,直到11月,债市动荡再现,又有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破净,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

赎回冲击有望减弱

持有的理财产品不仅不赚钱,还亏钱了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对此,部分投资者选择了赎回。

在年内两轮“破净潮”出现的同一时期,大面积的“赎回潮”也准时出现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今年3月和11月都有理财产品遭遇大额赎回。

开放式理财的净值波动情况主要取决于债券市场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有时因为净值阶段性下降,导致一些客户赎回理财,这样又会加剧债券市场的波动。

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都因“破净潮”引发了“赎回潮”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有所不同的是,3月的“破净潮”是因股市下跌而导致混合类理财产品被赎回,市场抛售二级资本债等品种引发的。投资属性上,今年3月出现破净的产品,多以混合类、权益类等高风险的产品为主。

而在8个月后再度出现的“破净潮”,则是债市回调导致纯债类产品被赎回,债市出现大面积踩踏而引发的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

“根源上,引起‘破净潮’的原因是持有者恐慌性赎回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今年是开放式理财真正意义上采用市值法估值的第一年,受股债市场影响,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相对预期更大一些。”我市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认为,开放式理财的净值波动情况主要取决于债券市场,当净值阶段性下降时,部分风险偏好较小的客户就会选择赎回理财。这样一来,产品上的波动又会反向作用在债券市场上,从而加剧债券市场的波动。

市场风险不可预测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步入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是否还会遭遇“滑铁卢”?是否会因为股债市场波动出现大面积“破净潮”和“赎回潮”?

上述工作人员认为,明年,银行理财市场遭受的赎回冲击或将减弱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经过2022年两轮大面积‘破净潮’后,投资者对市值法估值会有更全面的认知,对抗波动时的科学应对能力也会加强。”记者 陈佳杰/文 吴畅/制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