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同花顺:盆满钵满背后,一路裸奔还能跑多远?
今年1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了一则二审案件民事判决书,驳回同花顺母公司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诉同花顺期货。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界面财联社,起因是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侵害该公司稿件的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同花顺期货。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判定,同花顺公司向原告支付作品使用费1000元,并承担原告聘请律师费2000元。
像这样的侵权案,对同花顺来说其实并不少见,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同花顺”,能检索到1618 篇文书,时间跨度从2011年至2022年,其中关联“侵权行为”的高达689条,包括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著作权权属纠纷、网络侵权纠纷等,绝大部分为同花顺被诉案件同花顺期货。
(同花顺所涉纠纷案件案由统计前十 图/天眼查)
而天眼查提供的法律诉讼警示信息显示,2011年以来,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因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被起诉数百次同花顺期货。起诉方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经营报、经济参考报、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主流媒体。
展开全文
值得注意的是,仅中国新闻网起诉同花顺就多达数十起同花顺期货。事实上,同花顺的侵权成本很低,由于很多诉讼都是在同花顺公司所在地杭州立案,并且还需单篇立案,一桩案件持续好几年都无法落锤的现状很常见。面对同花顺的侵权,多家主流媒体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但更多被同花顺盗走内容的媒体还在沉默中。
如此先上车再买票,甚至上车不买票的行为,版权主管部门应该给予重点监管同花顺期货。
一边是案件缠身,另一边却是大肆捞金同花顺期货。财报显示,2021年,同花顺公司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增加23.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亿元。公告称,报告期内,得益于用户群体的增长以及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增加,公司增值电信业务、软件销售及维护、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同比得到一定的增长。
具体来看,上述三项业务增长率分别为25.95%、22.58%、53.64%同花顺期货。增值电信服务为C端收入,即用户购买“决策先锋”等增值服务的收入;软件销售为B端收入,即向金融机构销售iFinD、金融数据库等服务取得的收入;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是向金融机构"出售"流量取得的收入。
广告及推广收入大涨53.64%,背后需要海量内容作为支撑,说到底干的还是流量生意,即通过聚合资讯聚集用户,一方面售卖炒股软件,另一方面售卖广告同花顺期货。内容从哪里来?当然主要是依靠转载。而转载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版权问题,毕竟生产内容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由此,本文开头介绍的频繁被诉就不难理解。
看似稀松平常的转载背后,是否合规还要打个问号,这里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同花顺转载、发布财经资讯,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俗称新闻牌照)吗?找遍同花顺网站各个角落,搜遍互联网公开信息,确实没有发现其持有新闻牌照同花顺期货。
没有新闻牌照的同花顺,却转载发布财经等新闻资讯,这已属于违规同花顺期货。不仅如此,同花顺还拥有自己的采编团队。
2020年11月,同花顺在BOSS直聘网站开出18-30K、15薪的待遇招揽财经主编,负责港美股行业相关新闻内容编辑、完善并及时发布及编辑撰写北美市场为主的英文财经实时快讯等同花顺期货。任职要求则提到“对原创写作、内容运营、资本市场感兴趣或有所见解”,以及“拥有一定的信息发掘、信息收集、信息整合能力”。
除了自建采编团队,同花顺还和党报集团浙报集团合作,打造了一家名为“银柿财经”的新媒体同花顺期货。从银柿财经APP上不难发现,有大量署名为“银柿财经记者”的原创稿件。
(浙江财闻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图 图/天眼查)
“银柿财经”背后的浙江财闻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系同花顺和浙报集团联合发起,股东包括浙商传媒、浙江法制报、同花顺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同花顺期货。天眼查显示,“银柿财经”运营主体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为朱剑平,而朱剑平正是同花顺媒体负责人(总编辑),从持股比例来看,同花顺在合资公司中的地位属于参股。这里就需要引入第三个问题——作为民营企业的同花顺,投资媒体合规吗?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要求,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同花顺期货。同花顺的操作显然与主管部门要求背道而驰。
同花顺与党报集团联合发起公司已经过去了近两年时间,这意味着“银柿财经”的运转也持续了近两年同花顺期货。细心的人不难发现,银柿财经和同花顺财经两家网站首页均设置了互链,银柿财经还在为同花顺倒流:关注银柿财经公众号后,系统回复的内容就是银柿财经和同花顺“发福利”,下载同花顺APP领积分……
一家赚得盆满钵满、市值460亿元的上市公司,回过头来看却是一路裸奔,各种违规操作真让人惊掉下巴同花顺期货。
此前,也公开呼吁了浙江省网信办对同花顺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加强监管,截止目前为止,未看到监管部门对其介入调查同花顺期货。难道一家赚得盆满钵满、市值460亿元的上市公司背后真有保护伞?但社会公众依然相信政府,也期待监管部门下一步的作为。(来源|商业华观)
评论